• [编者按]近年来,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频发,暴露了城市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性,“城市韧性”再次成为焦点议题。提高城市系统性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新的技术手段、空间规划管控,也涉及社会组织和治理等诸多方面。应对城市突发灾害和紧急事件,如何运用智能技术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支持、促进绿色技术在基础设施系统的运用、通过规划提高城市空间格局的韧性、提升系统性的社会响应机制和治理能力等,都是“城市韧性”的重要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拟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与空间规划”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与空间规划

    作者:潘海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经历了150多年的工业化、砍伐森林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长到了300万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只要全球气温上升,气候极端变化现象就会继续增加。截至2011年,CO2排放量已约达排放控制预算的一半。避免CO2过度排放是控制全球气候不可逆转变化的关键。2018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认为,与升温2℃相比,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内可以避免一系列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 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国土空间和城市韧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和长期任务。笔者在此提出关于国土空间和城市韧性的几点认识,对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出维护与增强国土空间和城市韧性的建议。

  • 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洪规划

    作者:赵燕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双聘教授)

    任何防灾规划都应该是建立在效益和成本分析基础上的。防灾的标准和被防卫资产的价值正相关——资产价值越高,投入防灾的资源就会越多。很多人指责“海绵城市”虚有其名,其实“海绵”这一比喻恰恰说明它不是为了郑州这种超常灾害准备的。超常灾害之所以超“常”,是因为这类灾害都是小概率事件。为预防小概率事件所做的投入(包括建设和维护)成本是极其巨大的。“好的”防灾规划要么是在给定的防灾标准下,选择最节省的工程方案;要么反过来,在有限的防灾投入预算内,达到更高的防灾标准。

  • 基于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上海市重大自然灾害叠加风险防控研究

    作者:孙建平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胡芳亮(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全球气候异常已然成为常态,据《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极端天气情况按发生概率位列第一,按影响力位列第四。近年来,复合极端天气事件较之往年更频繁地发生,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Climatechange2021:thephysicalsci-encebasis)中,第一工作组通过梳理和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学气候资料得出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都发生广泛而快速的变化的结论。全球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人类活动增加了极端高温、强降雨、干旱和热带飓风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 做好规划统筹协调、增强城市防灾韧性

    作者:刘奇志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当前,正值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规划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规划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多年来,规划专业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宣传材料中的主要解释都是一个为城市描绘美好未来的专业。可事实上,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每天都需要面对和解决众多的自然及社会问题,任何问题若没有解决好都有可能给城市带来巨大灾害,尤其是去年发生的新冠疫情及今年郑州的7·20特大暴雨,无疑是在提醒我们:规划不能只重视描绘城市美好未来,还必须关注、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

  • 中华传统智慧引导韧性空间规划

    作者:曾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全球人居环境。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全球变暖趋势至少延续至本世纪中期,随之而来的气候变率增大、极端天气灾害增多不断威胁人居安全与生态安全。近年来,澳洲林火、北美大旱、东南亚台风,以及今年我国河南水患提示我们,增强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提升城乡空间的应灾抵抗力与恢复力,已经成为空间规划最重要的价值导向之一。中华传统智慧中蕴含丰富的灾害治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引导我们认知和应对自然灾害,建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系统。因此,将传统智慧与新时代规划技术及规划体系有机结合,对科学防控极端气候灾害、提升城乡空间韧性有重要意义。下文从空间规划所涉及的系统韧性、格局韧性、机制韧性三个维度解析跨越时空的灾害治理智慧。

  • 城市韧性提升

    作者:史怀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将韧性思维贯穿始终。除了在规划中,按照各种规范标准要求设定应对灾害的建设要求预留避灾场地、通道等外,还需将评估和监测整合到规划管理实施中。随着全球联系的增强,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的安全风险类型增多,彼此关联性、不确定性增强,风险防控要求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阶段,更需要做好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做好薄弱环节的完善提升。一方面,要对新的形势进行评估。

  • 关注超标雨洪,深化国土空间规划

    作者:王建军(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最新气候变化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各地极端天气出现变得更加频繁和明显,气候危机正在进一步恶化。夏季暴雨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常见的极端天气,往往对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由于城市的人员和社会财富高度聚集,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加巨大,更易引起人们关注。郑州7·20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内涝,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众视线再次聚焦洪涝灾害下的城市安全。

  • 基于实践的韧性城市智慧系统实效性、规划新技术体系构建和应急处置制度创新之思考

    作者:周建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和系统应对治理,同样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仅从基于实践韧性城市应急智慧系统实效性、韧性城市规划新技术体系构建和韧性应急处置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个人见解。

  •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韧性与空间规划

    作者: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自2008年以来,中规院先后经历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和2013年四川芦山等四次灾后重建工作。每一次灾后重建工作,在现场亲眼目睹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时,都是对心灵的巨大震憾,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城市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国内若干重点城市的内涝呈现多发的现象,特别是今年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各方的深刻思考。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郑州用了近两周的时间才基本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充分暴露出城市在安全韧性方面的严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