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划行业、规划师职业及规划设计机构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判断
发布时间:2024-03-01 作者: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有限公司院长)

本期笔谈讨论规划师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具体又非常重要的话题,涉及行业、职业和机构等三个关键词。行业是按经济社会活动进行的分类,职业是行业从业者从事的具体工作,机构是从业者服务行业的专业平台。讨论规划师职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与未来,不仅与每位规划从业者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事关中国规划事业的前景和未来。
1. 如何看待规划行业变革?
当前规划师职业发展面对的困境,与当前的行业转型密切相关。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也是一项社会实践,具有技术性、政策性和时代性,行业不断变革是必然的规律,规划行业也不例外。
当前规划行业发展环境面临一些重要挑战,而与此对应的行业适应能力存在不足。一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建设中,面对规划向空间治理工具和公共政策转变的要求,对规划调控政策研究关注不足;二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面对存量发展,对城市发展、城市管理运行规律认知不足;三是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代表的规划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在发展变化并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新技术应用及其深远影响,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规划方法和技术范式尚未建立;等等。
行业发展处在变革时代,当前尤其需要加深对行业前景和未来方向的认识。面向未来,规划行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规划是服务社会发展的行业,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发挥好规划的作用是中国制度优势决定的,但需要全面增强知识创新、技术工具创新和组织创新。在完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一支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行业队伍是国家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重要保障。
行业发展离不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城乡规划学科处于核心地位。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共同呵护,行业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规划设计机构,甚至每一位规划师都有责任积极维护专业建设的良好生态,共同为行业人才建设创造健康、开放、包容的环境。
2. 如何看待规划师职业发展?
从规划师职业环境来看,当前行业发展面临困境,面临规划业务转型,出现收入下降,但过分的职业焦虑是短视的。
规划师职业自诞生以来就是以追求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为目标的,这一需求和目标从未改变,这是规划师的职业信心。只要社会有发展进步需求,就有规划职业存在的价值,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制度环境下,规划职业形态会不断变化,需要规划师具备洞察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学习能力。 
行业发展回归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去40多年在快速城镇化和过度市场化过程中,规划变成热门的专业,规划师被塑造成高收入职业,规划机构像机器生产一样,这并不是行业发展的常态。社会发展回归理性必然要求规划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但本质属性在于维护并服务社会的公共价值,作为一个职业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来衡量。同样,规划教育也不能以市场价值去衡量。目前招生和就业出现困难,不是人才培养过剩,也不是社会需求不足,而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人才结构、定位及地域分布等都存在很大偏差。
专业化是规划师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社会需求变化要求规划行业细分,会出现不同专业的规划师;另一方面,规划师职业也会分化,大致会出现服务政府的、面向市场的以及服务社区的等三类规划师,规划师的边界也会变得模糊,会出现许多服务规划行业的相关从业者。 
3. 如何看待规划设计机构转型?
规划设计机构也会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什么样的规划设计机构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是那些能够适应行业变革,满足规划师个人成长需求,具备创造力、竞争力的规划设计机构。
一是建设学习型规划设计机构。规划知识快速迭代,特别是AI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关注规划师的创造力,全面加强人才培养能力。规划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来自实践过程,产教融合具有多重含义,并不只对那些高校规划设计机构而言,所有的设计机构都需要以产教融合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
二是建设青年发展型规划设计机构。青年是规划行业发展的未来,是企业生命力和创造力所在。吸引年轻人、关心青年规划师成长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规划设计机构要为青年发展创造机遇,成为发挥青年创造力、提供成功机会的平台。
三是建设创新型规划设计机构。规划本身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仅是因为社会发展带来规划新业务需求会更广、规划类型会更多,更重要的是,这是行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趋势和要求,包括:多方面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政策研究,推动向智库转型;适应城市更新实践带来的变化,战略与行动打通,规划与设计贯穿,编制与管理运行融合等;政产学研结合,面向应用的规划新技术研发能力;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与在地服务;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专业化服务特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