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最早由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涵是“构建步行15分钟步行可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由于其表达简洁易懂,受到市民和专家的普遍赞许,逐步推广到其他城市的规划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重要意义:
(1)完善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
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善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石。过去近40年的快速城镇化导致“单位人”回归到“自然人”、“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根基不牢”的隐患凸显。未来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需要通过完善基层治理单元重建“熟人社会”、发挥“稳定器”作用,这就需要通过构建社区生活圈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治理大城市病的解决方案
大城市病的重要表现是交通拥堵,原因之一是城市功能分区导致的通勤距离过长。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图在步行尺度范围内,采用高强度、复合化的利用方式,实现居住——就业——游憩的平衡,以“化整为零”的方法保持大城市的优势、缓解大城市的劣势,增强市民的便利感和舒适感。
(3)满足品质生活的空间载体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空间上体现为人民群众对“三公设施”的更高品质需求。社区生活圈的研究以人口结构和需求变化为依据,对社区公共产品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改善提升要求,能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核心要义辨析
在理念推广过程中,容易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一概念产生断章取义的误解,需要澄清以下认识:
(1)社区生活圈不仅是服务设施配置
社区生活圈的内涵绝不止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更强调的是以社区为单元的整体环境营造,既包括居住空间,也包括工作、学习、交往、游憩空间;既包括“硬件”上的设施,也包括“软件”上的服务。从空间供给来讲,至少包括以下6个方面:
——包容、混合的居住产品。适应未来人口老龄化、户均人口小型化特征,更多提供中小套型住房;提供老人、子女就近居住的“五分钟距离”住房;为创客提供拥有公共交往空间的青年公寓;按照“大分散,小集中”模式提供保障性住房。
——充分、多元的就业机会。推进“双创”社区建设,鼓励商住混合的开发模式,推进历史建筑的复合利用,安排各类社区服务功能,从而提供总量充足、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实现居职融合,缩短通勤距离。
——完善、安心的公共服务。建立高品质生活的配套设施标准;提供无障碍、安全的室内外设施;建设老人、儿童、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推进体育场馆、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
——舒适、均好的公共空间。建设生态友好、开放连续的蓝绿网络;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实现300m见绿、500m见园;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鼓励雨水花园建设;保留具有集体记忆的街道肌理、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古树名木、河湖水系;延续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生活习俗。
——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建立独立于机动车路外、无障碍、绿色化的慢行系统,并与公共空间相衔接;建设人性化街道,完善休憩、交往、查询等便民街道家具配置;在轨道交通和重要公交站点周边推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开发,建设中高强度、功能混合的社区中心;实现公交零距离换乘。
——绿色、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海绵社区,有效控制径流污染,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普及源分离污水收集、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鼓励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2)社区生活圈不限于“15分钟”单个层次
不少城市在借鉴过程中误解了“15分钟”这个概念,将其理解为单个层次的设施配置标准,导致新区建设标准过低,或误以为老城区现状已满足“15分钟”服务半径,无须改善提升。
事实上,《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将设施服务细分为15分钟、10分钟、5分钟三种可达类型和基础保障类、品质提升类两种要求,甚至还将设施服务圈细分为老人日常设施圈、儿童日常设施圈和上班族周末设施圈,特别提出“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近距离步行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也提醒我们不能仅从“15分钟”字面理解其内涵,无论什么规模的城市,都应首先完善5分钟、10分钟的基础保障类设施。
(3)社区生活圈不能替代城市级公共服务
大城市的地位和魅力能否由“化整为零”的社区生活圈所完全展现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原本相互独立的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聚集为一个整体,展现出个体独立存在时所不具有的行为或功能,这就是基于系统论思想的“涌现”。
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剧院、大专院校等大型服务设施,正是超大、特大城市因其规模而“涌现”的“剩余价值”,正是外来人口趋之若鹜的“边际收益”,也正是城市魅力的“核心源泉”。因此,社区生活圈只是城市需要夯实的基础,而并非工作的全部,应当建构层级清晰、功能完善、布局均好的公共中心体系,满足市民多元化生活的需要。
(4)社区生活圈不止于规划建设工作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社区生活圈是基层善治的空间支撑,重心在于管理,而不仅是规划建设。
应当借鉴“枫桥经验”,推动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充分利用新技术,在互联网和自媒体中走群众路线,通过社区交流和决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决策和监督”;推进社区规划师制度,借鉴倡导式、渐进式规划经验,为居民解决切身问题。
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通过智能水电气热管理、智能物流配送、智能安保监控等智能化模块推动全方位的智慧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