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成为规划热词,一方面受到来自顶层政策指示精神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空间规划新形势下规划人作出的一次主动自我加压。要使“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以“新瓶”装“新酒”,形成真正能够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带动社区规划出新出彩的新模式,我们就必须回归基本理论并将自身置于新的城市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阶段中,来理解社区生活圈及其规划的要义。
一、“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对理想城市模型的一次新探索
以社区为单元构建理想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无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法伦斯泰尔,城市功能分区之下的邻里单位,还是为集体生活而配置的苏联小区,都尝试实践职住一体或就近提供商业与公共服务的空间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实践同样曾受到上述理想模型的深刻影响。但在自上而下的管制体系中,社区尚可通过集中式公共资源配置体系来维系空间设计与空间运行的逻辑一致性,然而随着1980年代以后福利国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遭遇重大挑战,“被规划的”社区都不得不以新的方式重构。继承总结过往探索的经验和教训,“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为在新时期再塑理想城市单元模型的又一理论和实践尝试。
二、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
充分响应不同人群、个体对于城市空间、设施、服务的不同需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城市商品供应与部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转型,基层政府从“保姆”退位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者,大量面向多样化、精细化需求但缺乏基本盈利模式的设施服务在社区层级缺位,城市居民的日常服务获取行为更因空间经济规律的作用而被重新组织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中。在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新语汇集里,“社区生活圈规划”的表意优势在于其既表达了空间“近身性”,又体现了从以抽象人口规模为配置标准向以鲜活的个体为中心的规划范型转变,它未来的地位将取决于在现实空间中的兑现方式。
三、“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社区营造与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托
社区既具有空间属性,也蕴含社群特征。建立社区认同、营造社区归属感,有利于促进社区善治的实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区价值往往依靠宗族维系;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成员共享同一单位大院、工人新村的文化。如何在当代城市语境与现有社会空间格局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治理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动员能力上的专长,进一步重塑社区精神,促进社区价值回归与再造,是攸关治国安邦的重大时代命题。立足学科和专业特征,规划设计相关力量可以通过在社区生活圈内提供特色化的空间、设施配套与增殖服务来发挥塑造社会认同“物质容器”的作用,也可以配合其他学科、专业和有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在地化政策和财税创新机制的研究。
四、“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与实施需要与新技术及“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结合
要实现为无数个体营造社区生活圈,旧有的途径方法已捉襟见肘,我们必须正视新技术对城市设施服务资源配置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良好运行需要设施服务的就近多样性来配合,而正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了以多种空间布局模式高效配置资源的可能性,让设施服务的分布化、定制化、智能化成为可能,且通过末端预约、配送、上门等服务形式,支撑“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形成。一些大型平台企业已经开始在统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将线下社区服务进行线上集成整合,建设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新技术的涌现和大规模应用,也已催生社区生活新方式,并对社区物理空间带来实际影响。社区生活圈规划需要主动响应、合理吸收并善于应用新技术的有益方面,将更多的场景转译为空间配置规则和设计语言,促进空间规划与智慧科技的协同和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