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和社区是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近些年来规划行业和地方政府普遍关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和服务,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意味着城市规划和空间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的为市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发端于日本,近年在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其出发点是着眼于步行为主的行为规律,根据居民多样性的生活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合理安排,不断提升公共设施品质,实现便民宜居的基本目标。从规划的角度看15分钟社区生活圈,需要有一个认知——规划——实践——提升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七有”落实到居民的家门口,要满足以人为本的需求。所谓“七有”是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在所居、弱有所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时,着重提出的一个新目标、新要求。把“七有”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单元,让城市基本公共产品的服务普惠到行政管理的末梢,应抓住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社区为基本配置单元,以街道为城市治理单元,统筹组织,科学配置,实现住房的基本保障和可持续改善、居住环境的和谐宜人、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基层就医和基层养老福利设施就近便利、全民健身场所类型丰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公共交通体系的绿色高效及社区商业服务生态有机丰富。
二是突出“五性”,让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多元时空共享,因地制宜的发挥综合效能。“五性”是指民生需求的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样性,旨在贴近生活的日常,细化生活服务的颗粒度,精准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无论是城市新建地区还是老城区,都应打破行业和部门的壁垒,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不同地段、不同时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空间的综合效能,混合利用,弹性服务,资源共享。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这样的新区规划建设中,结合12个组团中心和36个家园中心,构建社区生活圈,形成地缘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高度复合的城市组织单元核,有助于社区的成长,使用“一站式”服务理念打造复合社区中心,使居民一次出行获得多项服务,高效便捷、空间集约。在北京老城的街区保护更新中,创新性的提出了“公共事务用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近期安排居民的燃眉之急的幼儿园和小学,待这一问题缓解后可适时布局社区养老设施,兼顾文化活动、便民服务等功能,促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从二维空间独立占地、三维空间独立用房转变为四维时空的多元利用,做到全龄关怀,时空共享。
三是实现“四个治理”,在社区生活圈提供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载体是空间,内容是服务,内核则是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发挥街道和社区在城市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要着眼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综合运用行政、市场、科技、宣传等手段,发挥各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从城市到社区共建共管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规则、形成制度、养成习惯。比如北京抓党建引领的“街乡吹哨、部门报道”改革,“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的12345市民热线”机制,涌现了“小院议事厅”、“小巷管家”、“社区专员”等创新经验。北京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住区针对长期存在的人口密集而庞大,多年来所存在的职住失衡、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短板问题,通过开展“回天有我”行动,以解决“五性”需求为前提,成功打造了居民、社区、物业、社会组织和政府五方共建共治的“社区网”治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