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3-12-21 作者:袁 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俊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转型,从千人指标到社区生活圈的探索,体现着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人本转向。我们已经告别了“对物不对人”的设施建设时代,笔者认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划定和配置,都需要以人为本,因社区特征而异、因使用者的需求而异;要与民共建、邀民共治、和周边共享。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范围的划定,主要有依托大数据和依据实际情况两大类型。依托大数据的划定研究,分析居民的行为轨迹与需求,运用以GPS调查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微博签到点LBS大数据、城市路网及用地性质等地理环境信息数据等多源时空大数据,精确计量出社区居民15分钟步行范围。依据实际情况的划定,则从规划的可操作性视角出发,主张运用既有的行政边界、交通边界、规划边界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范围,尽可能使其与现有行政管理边界相协调。尽管划定方法各异,但基本形成了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共识:面积大概是2—3km²,以0.8—1.5km为半径。但是,笔者认为生活圈的范围和半径,会因社区内居住主体年龄结构不同、社区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中心区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有较多活动范围和步行速度受到限制的老人,这类社区划定生活圈的半径需要相对缩小;针对儿童友好的社区生活圈,也应该考虑到儿童的活动能力而相应调整;相反地,在城市新区针对青年建设的人才公寓,年轻人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大,对社区生活的依赖程度较低,其划定的生活圈半径可以调增。考虑到居住主体的特征和需求差异,才是社区生活圈划定的核心。

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合适的设施,也不应该是一刀切、统一全面,必须依据社区居民具体需求差异而确定。例如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内部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可以相对灵活,其功能主要是以文化娱乐为主还是社区服务为主,社区服务又以行政、法律、心理、教辅哪项为主?如果兼有托老中心、托幼中心,是两者在不同时段交替出现,还是同一时段兼有?这些都要规划师细致入微地考虑实际使用者在不同时空间的需求、解决社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问题。对社区生活依赖度高的人群是老人、儿童,而老幼人群的发声能力较弱,需要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法等方式去倾听、了解老幼人群的诉求,要赋予老幼人群所需设施一定的配置优先级,以切实满足对社区生活依赖度高的人群日常所需。

在15分钟生活圈的构建中,应该做到与居民共建、邀居民共治、和周边共享。社区规划本就是一个实现居民参与治理的过程,要设立适当的程序,构建多方平等沟通、交流、协作的平台,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决策及后续的生活圈维护管理中,实现生活圈的共建、共治。如上海社区生活圈规划在找短板、推行动、评成果三个环节,均重点邀请当地社区居民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取得良好效果。实际操作还需因地制宜,因应各城市、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特定的社区生活圈共建、共治策略。同时,各社区生活圈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贴近日常生活的设施和周边共享,可以提高生活圈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比如,老城中心居住社区,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停车设施在不同时段与周边商务、商业的共享;若生活圈周边有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可共享其商业配套、也将部分社区职能与其空间共享等。

总之,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应该是人为画圈,更不是要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一刀切地配置相同的内容,精彩、便利、人性化的社区生活应该由社区居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