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建设日常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思考
发布时间:2023-11-30 作者:赵渺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智慧城市起源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革命与创新发展,在人类社会的技术演进中,各类信息载体如活字印刷、电报、手机都在不同历史阶段推动了社会进步;现实生活中,市民通勤途中的商务应用以及间歇性的居家办公,游客从高铁、景区到酒店的连续性Wi-Fi场景切换,都有赖于信息基础设施的物理支撑,由此形塑了片段式、复合式的非结构化城市功能与场景感知;技术研发方面,自从IBM公司率先发布智慧地球设想,十余年来智慧城市已步入实践阶段并与减碳技术紧密融合,2021 年《科学》杂志、2022年《自然能源》子刊的智慧城市建设均涉及建筑立面光伏技术等低碳场景,国内融合互联网新技术的新基建也已深入地方应用。

但在建设实践中,智慧城市存在市场应用不匹配实际需求、社会效益不明显等严峻问题。谷歌公司的多伦多SidewalkLabs 项目黯然退场,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时常沦为摆设;部分城市的数据库搭建、场景可视化等工作缺乏对规划、建设和运维的实际支撑;软件测评替代行业实践成为检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主要依据,导致技术研发脱离城市发展规律与基本业务需求,制约了智慧城市应用的实效性。

随着全球城镇化的不断深入,面向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考量。面向日常应用的技术创新成熟并累积市场规模后有望获得类似Tiktok全球推广的潜力。在城市建设领域,各地搭建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促成了国内建设领域创新企业的崛起,融合于互联网能源的光伏风电与储能设施成为新的应用方向,智能技术应用有助于赋能城市空间发展、提升规划建设效率,但也衍生了市民受扰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首先,智能技术应用重新定义了城市场所意义,并通过丰富活动场景而赋能区域发展。信息技术的支配性功能重构了城市中心的空间形态,上海黄浦江新年音乐会的灯光秀、广州珠江新城无人机编组的粤剧花旦图案,通过融合新技术、新媒体的元宇宙类活动而营造沉浸式的感知景观,瞬时流动的虚拟意象投射于现实环境诱发的新场景,为事件活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地方体验。另一方面,信息社会在增加市民闲暇时间的同时,也通过照片场景展示、户外运动GPS轨迹共享等引导机制,为城市外围区域引入客流并赋能区域发展。

其次,智能化系统平台在城市建设日常业务管理中积累了广泛的应用价值。“一张图”信息平台融合“单元规划+地块图则”的刚弹性要素分离,有助于探索控规成果应对信息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建筑工程规划系统平台融合图形防篡改、语音注释、语义提取等工具,支撑多元主体参与规划决策,并能有效缩短规划审批时限;依托CIM云平台的全生命周期建筑管理,前期支撑消防通道、容积率和绿地率等参数核验,后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以确保智慧工地的安全运行;耦合社区安防、智慧停车、新能源充电桩的智慧物业系统,提升了社区高效便捷的运维管理。随着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耦合,规划、建设与运维业务正成为智慧城市应用的新方向。

另外,智能技术应用需要消减对市民日常生活私密性、舒适性的干扰。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涉及民众心理,部分技术应用甚至以市民让渡部分权益为前提,2022年Urban Studies刊发的新加坡智慧宜居研究表明,效率导向的智能技术重组了社会空间关系,社区居民对传感器、摄像头等有着莫衷一是的微妙心态;国内城市新区的智慧能源实践也引发疑虑,高层办公建筑下方遍布的光伏设备是否损害园区整体的第五立面景观?更为一般地,部分政务应用类App用户界面不友好而排除了少数弱势群体,智慧城市技术面临着公共选择与个体权益保障的运行界域问题,甚至被迫选择次优解而舍弃整体价值最大化方案,即在城市规划的价值选择体系中,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从于文明社会的日常运行逻辑。

行业实践是检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基准,在信息爆炸的不确定性环境中,现有的大型供应商主导的系统架构往往难以聚焦实际业务,未来的智慧城市若能依托海量用户群体所依存的运行环境、响应并激发城市建设的日常需求,将为智能技术的城镇化耦合拓展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