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长三角区域规划协同工作的三点认识
发布时间:2023-12-20 作者:徐毅松(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的进博会主旨演讲中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定位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应如何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好区域规划协同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把握。

一、全面认识新时代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重大国家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重构,全球城市网络基本形成,节点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体。面临新的发展态势,中央确立了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这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作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为成熟的区域,长三角应该提高站位,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互配合,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强劲增长极,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是新时代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上海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区域协同。1986版总体规划明确上海要发挥好枢纽作用.积极参与推动建设上海经济区。2001版总体规划强化与长三角区域在产业、能源、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接联通,特别是明确与浙江省共同建设洋山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2017年批复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更是明确突出区域引领责任,要求上海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推动上海和近沪地区功能网络一体化。因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内生需要、必须发挥好核心城市作用,特别是落实好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在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支撑下实现城市发展的雄心,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归根到底还是满足三省一市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以跨境通勤人口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2018年年底每天来沪工作的跨境人口已超过5万人,而上海居民出城通勤的日均规模也在3.5万人左右,而且跨境通勤规模还在持续增长。如何满足好、服务好同城化实际需求,已经不是规划概念,而是推进一体化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跨行政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线性延续,而必须以更高站位主动落实国家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和总体战略,以更鲜明态度主动引领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更务实举措满足三省一市老百姓在文化生态、交通通勤、公共服务、创业就业、要素流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二、准确把握规划协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年初,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在上海“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在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市场开放六个方面加强聚焦,深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协同对接工作被放在了第一位。这一工作定位既源于规划的重要地位作用,也反映出空间统筹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为迫切的需求。

一方面,区域协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为空间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甚至是冲突,比如断头路、设施短板、功能冲突等。我国大城市普遍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城市病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区域空间发展的问题。从区域视角看,国土空间资源一旦在保护开发方面出现失误,就很难调整甚至无法逆转。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就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仅适用于城市、对于区域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从整个国家发展规划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角度,区域规划仍是工作的短板。由于政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处于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行政区经济的特征十分明显。传统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局限在行政区内部、跨行政区的规划更多是铁路交通、流域保护等方面单一事项的专项规划,着眼区域整体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在编制和管理实践中比较缺乏。对于长三角而言,这方面问题更加突出。由于长三角地区涉及四个省一级行政主体,而且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群发育程度又高,因此在推进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上下结合、左右衔接,抓住规划协同这个工作的牛鼻子。

目前,国家发改委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基础上,正在主持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自然资源部按照中央要求,也在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对长三角地区国土空间资源也做出战略性安排。上海将全力配合好相关工作,主动跳出行政界线约束,积极配合或牵头开展相关规划工作,贯彻国家战略,凝聚发展愿景,梳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设施等方面衔接,增强区域空间协同的整体效应。

三、做好长三角规划协同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实做优空间规划协同平台和机制

首先,应该合理识别空间层级,分级明确规划协同重点。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总体导向和要求,提高城市能级与服务能力,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整体统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上海大都市圈层面,协调都市圈范围(90分钟通勤范围)内上海及近沪城市在目标、功能、空间、产业引导、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基础设施等多系统多维度的对接协同。在临沪地区层面.通过共同编制实施跨省界城镇圈空间协同规划,重点加强功能、交通、环境、设施等方面的跨界衔接。

其次,应坚持目标引领,并细化落实到具体行动。比如在上海大都市圈层面,从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视角来明确上海大都市圈的远景战略目标,并以目标愿景、交通与重大基础设施、产业与旅游发展、生态环境等四大专题作为支撑,共同研究凝练上海大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共同蓝图,形成空间协同的共同纲领。在此基础上,探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最佳路径和行动计划、通过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产业协调发展等八大系统行动与环太湖、长江口、杭州湾等五大空间板块行动,将战略愿景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中。

最后,关键要建立起共商共建共享的规划协同机制。按照平等协商、对等约束、依法治理、合作共赢的原则,从长三角区域、上海大都市圈、邻沪地区三个层面,推进构建贯穿规划编制与认定、实施与监督、维护与评估全过程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协同机制。通过做实工作机制和平台,统一各方规划发展理念,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品质提升等共同价值导向;协调各方规划建设标准,主动对标、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衔接各方规划管控指标和体系,共同落实好战略目标和行动任务。比如,近期上海推动的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空间协同规划就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践行生态理念示范区”为目标引领,统筹区域空间布局、功能导向,共同确定了开发强度等管控指标以及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空间协同工作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