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学科与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9-26 作者:王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特聘长聘教授)

城乡规划一直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空间资源的支撑,为经济发展创造基于空间的解决方案。当前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面向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对原有生产方式的迭代;是以新创新理念、新技术方法和新组织方式为核心,推进产生的全新的经济生产力。这既包括新兴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也涉及在这些技术驱动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而,这一方面意味着城乡规划需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可能改变城乡规划的编制、评价和实施。
在城乡规划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方面,城乡规划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直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和生活空间、基础设施,并可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生产空间主要是适合创新企业发展的新型空间,包括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园区等。新质生产力通常需要灵活的办公和生产空间。例如,共享办公空间、创意工作坊和模块化的生产车间。这些生产空间应当具有良好的可变性,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改造。在这些良好的工作环境之外,还需要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生活环境,例如步行或骑行可达的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以及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城乡规划可支持提供和优化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高速互联网、物联网设施和智能交通系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此外,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生态系统;城乡规划可以通过混合土地使用、第三空间(兼具工作和休闲娱乐的空间)等促进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近距离互动。
在新质生产力为城乡规划赋能的方面,城乡规划的数字化转型一直在路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并已陆续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例如,基于手机信令、骑行数据、POI等多源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和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拟和预测城市发展的各种情景,大幅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新质生产力也有利于推动城乡规划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的深度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规划方案,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城市问题。
最后,城乡规划自身的发展和提升也可以成为一种新质生产力。通过这些变革和提升,城乡规划不仅能够更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本身也能成为一种新质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相同)具有空间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人文的融合。我们致力于为人类社会创造理想空间。我认为,城乡规划学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在复杂条件约束下,寻求各空间尺度多要素配置、设计和运营的最优解,实现人类生活更美观和更可持续(低碳、健康、韧性)。我们需要通过学科交叉和人工智能,强化学科内核,那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基于空间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我们是以空间为抓手,以可持续和美观等为价值目标,为发展提供最优解。新质生产力将助力学科信息处理方面的多模态性难题,解决多方诉求的平衡性,提升规范、功能与美观创新之间的快速互动。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规划的协同发展,为我国城市和城乡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